海南橡胶:聚焦产业版图 绘制人才“地图”
海南橡胶立足国际化发展需求,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本报记者 龚柳菀 通讯员 任微 高雷 贾伟 林道吉 宋玉瑶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锚定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最需要什么?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对于企业来说,人才是改革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
2023年,海南橡胶在完成并购合盛农业后,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加工、贸易企业,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海南橡胶需要人才、呼唤人才、渴求人才,对人才的重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强烈。
近两年,海南橡胶党委始终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干部选拔机制,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深度融合,为推动新海胶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加固了人才支撑。
打造招才引智“强磁场”
备足发展“动力源”
近段时间,海南橡胶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组织各下属用人单位抢抓“秋招”黄金季,分别奔赴上海、广州、武汉3个城市,开展校园招聘双选会、专场招聘会,并与智联、猎聘、前程无忧等知名招聘平台合作,在各大高校就业网等平台发布招聘简章,目前已收到数千份简历。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人才是战略性支撑。对比海南橡胶2023年前后的招聘需求,海外管理岗位招聘需求呈明显上升趋势。在2025年招聘中,还特别强调招收科研类管培生,要求博士学历,同时也重视国际化人才储备。从海南橡胶2023年至2025年招聘简章中不难看出,人才需求更趋于多元化、国际化,一方面急于储备一批精通外语、具备专业知识、拥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另一方面,围绕产业研发和市场扩展需求,亟需农林类、法学、财务类、高分子类、机械自动化、法语等一批专业对口人才的加入。
只有抓住人才“智高点”,才能抢占发展“制高点”。海南橡胶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海南橡胶秉承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着眼于当下的产业发展需求,瞄准日后的业务发展与扩张以及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精准绘制所需人才“画像”,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行业人才推荐等方式,招聘了各专业对口人才160余人,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持续扩大人才“蓄水池”。
实现高质量发展,海南橡胶既重视去“远方”择英才而用之,更大兴“身边”育才之风。
今年以来,从海南橡胶总部到各分公司,一场场含金量十足的讲座与技能培训活动相继举行,内容涵盖党建、企业管理、财务等多方面业务知识,持续为海南橡胶职工干部“充电赋能”。
“作为一名基层员工,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两年海南橡胶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种培训有的放矢,让各个岗位的员工都得到了多方面、多渠道的提升。”海南橡胶乌石分公司员工蔡晓影感慨地说。
为新入职人员设置2年的培养期、实施“英才计划”、开展技能竞赛……近年来,海南橡胶把握“人才要培养”这一规律,紧密结合自身发展战略需求,突出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坚持“干什么就训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分类制定不同培养计划,扎实开展精准化、实战化培训,帮助职工干部提升专业素养、补齐能力短板,为将海南橡胶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天然橡胶全产业链科技集团强化人才支撑。
打破考核管理“舒适圈”
优化干事“生态圈”
提起前段时间开展的2024年度海南橡胶中层管理储备人员公开选聘活动,邦溪分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兼人力资源部部长王奕群仍难掩激动:“做梦也没想到我这个年纪还能进入中层管理储备人员队伍,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用多年积累的经验为橡胶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王奕群2015年曾被邦溪分公司党委推荐为后备干部,但因超龄未获得任用机会。今年,海南橡胶坚持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放宽中层管理储备人员公开选聘报名条件,曾为公司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才经所在单位党委推荐,可突破年龄、学历以及任职年限等报名条件。53岁的“大龄”人才王奕群因在招聘新胶工、提高胶工上岗率、打造核心胶工队伍等方面工作中见解独特、经验丰富、贡献突出,经所在单位党委推荐,报名参加公开选聘,并厚积薄发、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到中层副职管理储备人员队伍中。
海南橡胶下属海南瑞橡热带经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朱荣越用“一石激起千层浪”形容这次公开选聘:“公司党委选人用人的公平公正和不拘一格,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只要能力强,什么年龄都不算晚,只要能干事,海南橡胶党委就会提供发展平台。”
记者了解到,海南橡胶连续3年举行中层管理储备人员公开选聘,报名人数从2022年的10余人上涨至2024年的100余人。截至目前,通过公开选聘进入党委选人用人视野,被提拔或转任重要岗位的干部已有59名。
“对于人才来说,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往往比单纯的优厚待遇更具有吸引力。”海南橡胶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海南橡胶根据各岗位特点和职责要求,在“德能勤绩廉”综合考核框架下健全干部日常考核机制体系,坚持在“赛马场”上选“千里马”、在实战实践中选实干家,大力选拔政治坚定、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群众公认、清正廉洁的干部。
此外,海南橡胶还对干部“能下”的细分情形、认定标准、操作程序等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探索和规定,努力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在“上与下”的流动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记者了解到,对于连续两年考核为基本称职,以及当年考核不称职的领导干部,海南橡胶实施降职使用;立案审查调查并受到相关处分影响任用的,及时降职免职,退出领导干部队伍。近3年,海南橡胶共有20余名中层管理人员因能力不足、不担当不作为,有“躺平”思想等原因,被降职、免职或调整岗位。
一“上”一“下”间,海南橡胶干部队伍正在不断地“有机更新”,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被激活。
打通人才融合“双向道”
下好发展“一盘棋”
去年完成并购合盛农业后,海南橡胶产业版图扩大,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但能否真正实现“1+1>2”的效果,还要取决于两者整合情况。
两家体量不同、打法不同、文化不同的企业想要成功整合重组,关键在人。海南橡胶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换言之,就是进一家门、成一家人、说一家话、干一家事。”
去年3月,合盛农业中国区首席代表杨宇履新,出任海南橡胶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并于今年3月升任海南橡胶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此外,去年以来,海南橡胶与合盛农业分工大调整,数位海南橡胶高层管理人员相继调任合盛新加坡。今年5月,海南橡胶还针对海外业务需求,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海外企业相关岗位,涉及财务、融资等业务岗位。
据了解,截至目前,海南橡胶已派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人才、赴非专家三类人才共12人进入合盛农业,相应地,合盛农业也有不少人进入海南橡胶总部或下属公司任职。在海南橡胶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看来,海南橡胶与合盛农业人才双向交流,一方面可以促进海内外企业员工技能的相互学习和提升,增强海内外分、子公司员工对于海南橡胶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也能实现业务、技术、信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有利于海南橡胶总部加强对海外分、子公司的监管,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为海南橡胶国际化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环境。
今年3月以来,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对海外种植园的管理,海南橡胶协助合盛农业从国内物色橡胶经营管理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专家骨干郭应雄,并召集何兴辉、虞海浓、雷福生、孙昌和等4名割胶技术专家,前往非洲喀麦隆,对旗下Hevecam和Sudcam两大种植园的胶工展开技术培训,并协助种植园区优化种植园的管理,共同开展实验项目,分享经验和技术。
海南橡胶赴非专家团成员郭应雄在非洲喀麦隆胶园里动员胶工坚守岗位。海南橡胶供图
一组数据直观反映出海南橡胶在种植端进行人才交流融合的工作成效:从今年4月份以来,赴非专家团已在非洲喀麦隆Hevecam种植园16个村子培训技术骨干及熟练工600人,树桩考核均能达到二级水平;在非洲喀麦隆Sudcam种植园培训了20名熟练工,其中10人成为种植园的优秀胶工;积极推动并落实周日割胶制度,周日割胶上岗率为70%左右,产量为50吨/天,按14000元/吨计,预计每年能为种植园增收上千万元。
远赴非洲已有半年多,相比于初来时的无措,海南橡胶赴非专家团已经逐渐融入当地的生活,先进的割胶技术和管理经验也给喀麦隆这片土地带来无限生机。“就在半个月前,我们还成功处置了一起在当地不法分子煽动、威胁下发生的罢工事件。”海南橡胶赴非专家团成员何兴辉告诉记者,赴非专家团通过每天深入胶林并走村入户与基层胶工交流谈心、争取政府及宪兵队支持抓捕殴打胶工的不法分子、动员胶工组建联防队等方式,加快推动当地种植园生产秩序回归正轨。11月6日起至今,喀麦隆种植园胶工上岗率已稳定在97%以上。
在加工领域,海南橡胶的人才融合培养进程也在稳步推进:今年4月,海南橡胶下属金橡公司正式启动“雄鹰”培养计划,经过前期“资历、年龄、能力、潜力”等因素的综合考评,在自荐与单位推荐的基础上,共筛选出17名加工厂人员,计划分三批次到海南合盛跟班学习锻炼,每批学习锻炼时间为半年。
海南橡胶下属金橡公司与海南合盛举行“雄鹰”培养计划第一批培训结业仪式。海南橡胶供图
如今,经过半年时间的学习与实践,第一批参加“雄鹰”培养计划的学员已经顺利结业。学员之一、海南橡胶金水橡胶加工分公司员工吉家明表示,他将把在海南合盛生产部、质量部及HSE部轮岗期间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带回到工作岗位上,并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本土化、本地化运用。
人人向往、人才荟萃。期待未来的海南橡胶,在人才为先的引领下,阔步“世界一流企业”的征途,演奏出更加恢宏的奋进曲。
来源:海南农垦报